近日,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在掌声与欢笑中落下帷幕。这场以“学”“潮”“赛”为核心的盛会,通过20天丰富多彩的活动,为儿童及市民游客呈现了艺术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化盛宴。
光之盛放:主题活动点亮城市画卷
嘉年华以司马光文化艺术中心为主会场,将艺术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、公园广场,让整座城市沉浸在欢乐氛围中。在司马光剧院,9部经典儿童剧由光山孩子与演员共同演绎,登台展演22场,累计吸引观众超8000人次。25所学校联合打造的“童心艺光山”美育成果展成为亮点。师生们用废弃塑料瓶制作“遨游鲸群”,以再生纸杯绘制青花瓷纹,皮影戏与手扎灯笼展区前围满好奇的小观众。展览设7大主题展区,展出作品超2500件,日均接待观众超1000人次,吸引众多家庭从周边县市专程前来。
孩子们学习皮影戏表演。河南省文明办供图
绿茵场上的角逐同样引人注目。“县长杯”足球赛作为“赛”主题核心活动,汇聚全县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个组别36支球队竞技。“孩子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,比课堂上的表现更加耀眼。”慧泉中学教练赞叹道。
方楼公园“落日集市”上,小朋友易梓煜正和妈妈摆摊。“认识了新朋友,还学到了培养寄居蟹的技巧。”他兴奋地说。集市汇集美食、潮玩、文创等品类,为创作者提供展示平台,也为游客带来独特消费体验。夜幕降临,舞台灯光与公园夜景交相辉映,卡丁车和水上乐园让孩子们尽享欢乐。
光之匠心:多维创新诠释为民初心
这场嘉年华的特别之处,在于让艺术走出象牙塔,走进普通百姓生活。夜幕降临,户外沉浸式儿童剧《兔儿爷》在司马光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演。四位动物角色与孩子们互动寻找“冒牌兔儿爷”,让舞台变成奇幻乐园。“团队进行了半个多月复排,从演员选拔到灯光设计都力求完美。”舞台负责人介绍,该剧已连演3场,场场爆满。
户外沉浸式儿童剧《兔儿爷》上演。河南省文明办供图
司马光广场露天电影放映现场,李女士带着孩子观看《熊出没·重启未来》。“现在孩子暑假娱乐方式多,但露天电影给了我们陪伴的机会,也重温了小时候的快乐。”这场“光影7天乐”公益放映活动,每晚在光山县七星湖公园、司马光文化艺术中心等地开映,让不同年龄段观众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。
光之绵长:艺术火种照亮未来之路
此次嘉年华活动成为光山县探索“文旅+教育”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。固始县元光幼儿园70余名师生专程来光山研学,在邓颖超祖居,小朋友们聆听小小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,眼神中满是敬佩与好奇。“孩子们在司马光故居感悟中华智慧,在邓颖超祖居传承革命精神,通过童话剧和艺术展览激发美育潜能。”带队老师感慨道。
“青春当燃 ‘音’你不凡”2025年信阳市大学生“返家乡”夏日文艺汇演上,古典舞《青花瓷》等19个节目轮番登场。这场由光山县返乡大学生与县内青年共同策划的公益晚会,展现了返乡学子的青春风采。“青鸟归巢 发展有我”活动已组织上万名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,为家乡注入青春活力。
古典舞《青花瓷》演出现场。河南省文明办供图
嘉年华的深远价值,在于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艺术文化动能。通过培育“永远的海棠花”“小小讲解员”“美育成果展”等品牌项目,光山县持续放大嘉年华效应,构建儿童艺术培养长效机制。
闭幕式上,《灯火》剧组的“火炬交接仪式”感人至深:第一梯队演员将象征革命精神的火炬传递给第二梯队,演员匡占华把红25军军旗交到新一代手中,代表革命基因代代相传。正如主持人所说:“《灯火》剧组的每个人都是小火苗,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!”
当闭幕式灯光渐暗,从舞台到田野,从剧场到乡村,这场嘉年华播下的种子,终将在文化兴盛的田野上绽放得更加精彩。
供稿:河南省文明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