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,贵州省黔东南州遭遇持续强降雨,榕江县、从江县、三都县、雷山县等地受灾严重,群众生活面临严峻挑战。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也激发了重庆市身边好人的迅速行动。2024年第三季度诚实守信“中国好人”、“渝忠客2180”客轮船长秦大益第一时间联合爱心网友,紧急筹集总价值超10万元的救灾物资火速运往三都县。与此同时,2023年第一季度助人为乐“中国好人”张俊连夜驱车9小时奔赴榕江县,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。
随着夏季高温来临,市民亲水活动增多,防溺水任务进入关键期。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“重庆好人”罗正龙于2022年发起成立的红旭救援队,正全力开展定点值守、喊话劝导、舟艇巡逻等志愿服务。三年来,这支队伍累计服务时长超9000小时,成功实现34公里江岸线“零事故”的守护奇迹。
“中国好人”张俊(右二)驰援榕江县救灾一线。供稿:重庆文明网
近年来,重庆市通过挖掘群众身边的善行义举,营造崇德向善社会风尚的同时,创新宣传形式、构建长效机制,充分发挥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创新宣传模式:打造“好人思政课”品牌
2024年12月,重庆市2024年“好人进校园”暨第三季度“重庆好人”发布活动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举行。活动创新采用思政课的形式,6位身边好人以亲身经历为教材,为师生带来震撼心灵的道德讲堂。
自2024年以来,重庆市迭代升级好人发布形式,探索开展“好人进校园”活动,创新打造“好人思政课”品牌。在市级示范带动下,这种创新模式迅速在全市推广,万盛经开区结合“开学第一课”,邀请身边好人走进学校分享好人事迹;奉节县在学雷锋月之际,邀请“中国好人”尹和平进校园开展主题宣讲活动;彭水县、九龙坡区等将好人发布会搬进校园……据统计,2024年以来,重庆市共组织120余名好人走进900余所大中小学校课堂,面对面开展思政教育,受众达80万人次,好人的精神品质正逐步深入全市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。
重庆市“好人进校园”暨第三季度“重庆好人”发布活动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。供稿:重庆文明网
机制创新聚合力:构建长效服务平台
为持续放大好人效应,发挥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,重庆市积极探索长效机制,渝中区立足先进典型资源,创新打造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好、群众认可度高的榜样工作室。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“中国好人”、民警傅江丰牵头组建起“傅警官榜样工作室”,提供法律援助、心理咨询,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。榜样工作室的成立,不仅让好人事迹可感可学,更推动形成了学好人、做好人、敬好人的社会风尚。
榜样工作室与青少年快乐互动。供稿:重庆文明网
从抗洪救灾的千里驰援,到长江岸边的默默守护;从榜样工作室的精准服务,到万千市民的自觉践行,善行义举正在巴渝大地蔚然成风。我们期待更多的身边好人不断涌现,让道德力量融入城市血脉,推动学好人、做好人从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自觉,使崇德向善成为重庆最鲜明的精神标识。
供稿:重庆市委文明办 重庆文明网